15vip太阳集团导师简介-赵国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16
所属学科名称:中药化学
导师简介: 赵国栋
个人简介:
赵国栋,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荣获省部级人才称号:北京市科技新星,我校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后,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青年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 青年委员,欧盟中医药规范研究学会 会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 理事,北京市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中药先导化合物发现与开发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国家级“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成员。
珍稀濒危中药自然资源几近枯竭,极大阻碍了中医药临床服务、现代化研究和文化传承!赵国栋副教授致力于珍稀濒危中药人工部分替代研究,辅助批量解决中药多肽类药效物质精确序列鉴定有难度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服务于珍稀濒危动物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以解决濒危药材资源不足的问题;基于掌握的绿色合成科班背景知识和技术,先后建立并完善了“多肽集成化绿色制备体系”、“微填充床与流动化学体系”、“基于Fenton反应的创新型卤过氧化物酶仿生体系”等,并已成功应用于珍稀濒危药效物质的规模化制备(成功入围北京市科委概念验证项目),相关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密切关注并在国际著名评论性期刊Synfacts先后两次进行了亮点评述(Synfact, 2021, 17, 0495;Synfacts, 2020, 16, 0383),同时被国际权威网站Organic Chemistry Portal收录(ID: J54-Y2022)形成一项国际标准。
主要研究方向:
1. 中药多肽集成化绿色制备新技术的开发
2. 珍稀濒危动物药的人工部分替代研究
3. 道地药材、炮制、配伍及增效减毒研究
科研成果: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教育部科技创新项目和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围绕中药多肽和相关药效物质的集成化绿色制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0项(已获授权5项:ZL 202110492534.0;ZL 202111391258.5;ZL 202111391257.0;ZL 202210196145.8;ZL 202111391260.2),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F > 11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含国际知名和Nature Index收录期刊(Green Chem., 2022, 24, 4041;ACS Catal., 2021, 11, 3740;Green Chem., 2021, 23, 2300;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1, 9, 6118;Org. Lett. 2020, 22, 458;Org. Lett. 2019, 21, 315;Green Chem. 2019, 21, 64),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做“绿色合成与高附加值中药单体”的专题大会学术报告。
联系方式:
202001036@bucm.edu.cn